3、加强决策支撑,创新管理模式系统支持分析涉税领域关注事项,以快速、准确、全面掌握展现涉税工作情况,为涉税管理改进提供决策支撑,助力企业形成全层级覆盖、全税种管控、全业务智能的新型税务管理模式。
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5%,与上月持平。全球通胀压力高企,我国持续加大保供稳价力度,价格形势保持总体稳定。
付凌晖说,从消费来看,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,稳消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,新的消费模式不断增加,消费会逐步改善。10月份,汽车制造业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,这两个行业产业链比较长,对上下游带动作用会持续发挥。前期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见效,对稳投资和扩消费将发挥积极作用,加上去年同期存在一定的低基数效应,四季度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发展态势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文件,以21条举措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,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;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,同等支持采购国内外设备随着稳投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,投资有望保持稳定增长。随着这些措施有效落实,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有利于市场需求恢复和经济循环畅通。
当前是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窗口期。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1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7个百分点。分行业看,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6.9%,比上月下降2.0个百分点。
分行业看,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.6%,比上月下降4.6个百分点。分行业看,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.7%,比上月下降3.6个百分点。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1.4%,比上月下降0.3个百分点。低于50%,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。
新订单指数为42.3%,比上月下降0.5个百分点,低于临界点,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。分行业看,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.9%,比上月上升1.1个百分点。
2、调查范围 涉及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4754-2017)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,3200家调查样本。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.3%,比上月上升0.5个百分点。道路运输、航空运输、住宿、餐饮、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8.0%。分行业看,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.1%,比上月下降0.7个百分点。
其中,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,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。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.7%,比上月下降0.4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放慢。二、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,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.7%,比上月下降2.0个百分点,低于临界点,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。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.7%,比上月下降1.0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减少。
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,权数为15%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一、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8.0%,比上月下降1.2个百分点,低于临界点,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下降。
从分类指数看,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。3、调查方法 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(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)抽样方法,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,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,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。
4、计算方法 (1)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。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,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。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(分类指数)加权计算而成。从行业情况看,邮政、货币金融服务、资本市场服务、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.0%以上较高景气区间。具体包括:新订单指数,权数为30%。生产指数为47.8%,比上月下降1.8个百分点,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放缓。
三、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,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7.1%,比上月下降1.9个百分点,低于临界点,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。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,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。
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(制造业和非制造业)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。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、新订单、新出口订单、在手订单、产成品库存、采购量、进口、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、出厂价格、原材料库存、从业人员、供应商配送时间、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。
分行业看,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.4%,比上月下降2.8个百分点。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.2%,比上月下降0.6个百分点。
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务活动、新订单、新出口订单、在手订单、存货、投入品价格、销售价格、从业人员、供应商配送时间、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。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,4300家调查样本。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。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.1%,比上月下降3.8个百分点,但继续高于临界点,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谨慎乐观。
5、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,受季节因素影响,数据波动较大如今,随着我国产业整体实力、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、竞争力、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,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。今年以来,国产电热毯、电暖器等取暖设备,颇受国际市场青睐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: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我国制造业拥有31个大类、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,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、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。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,欧美等国家居民囤货意愿强烈,中国制造的冰箱一度成为抢手货,当年我国累计出口冰箱数量同比增长35.6%。全球领先的产业链配套能力,有助于巩固产业体系完整优势,让中国制造的鼻子更灵,手脚更快。能否将当前出口热度转化为产业增长持久动力,是对广大企业综合实力的一场考验。在浙江慈溪,生产一台取暖器可以就地取材,小到一枚开关,大到一个暖气片,都能在本地找到货源,既让产能供应稳定可靠,也让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可以快速转化为产品市场优势。
跳出短期看长期,保持创新升级的战略定力,补好供给短板,满足乃至引领市场需求,企业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从供得上到供得快,更加健全的产业体系、更加完整的产业链,是中国制造走俏海外的底气所在。
从用得上到用得好,持续加快的转型升级,为中国制造广受好评提供重要支撑。透过局部看整体,不满足于一时的销量增长,而是借势增强拓展全球市场的发展耐力,加速建设海外销售网络、持续发力自主品牌建设,中国产品才能逐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,中国制造业才能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努力攻克技术难关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、加快实现品牌化发展,相信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。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我国电暖器、电热毯等品类对欧洲出口实现快速增长,其中电热毯出口额同比增长46.1%。